顯示具有 基隆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基隆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台灣燈塔_ 基隆嶼_下 (基隆市 20240825)


基隆島燈塔是為台灣地區最早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目前無人駐守。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完建的燈塔,位於基隆港東北海面的基隆島頂,是由國人設計的八角形混凝土燈塔,外觀為黑白相間垂直條紋。基隆島燈塔距基隆港僅4,500公尺,與和平島並列為基隆港出入的門面。基隆島四處仍可見粗獷的自然風光,四周雖是礁岩遍布,則是姿態萬千,也因此,基隆市政府在島上鋪設觀海棧道及登山步道護欄,民國81年(西元1992年)還將之列為重要觀光景點。

經基隆嶼安檢所、直升機停機坪、基隆嶼8號後右行登山步道開始燈塔朝聖之旅。

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台灣燈塔_ 基隆嶼_上 (基隆市 20240825)

基隆嶼,又稱基隆島,是位於台灣東北方的東海海域之島嶼,古稱雞籠嶼、雞籠杙,雅稱杙峰,與和平島直線距離約3.3公里、基隆港口距離約4公里,為無人島,行政區屬基隆市中正區。由於孤懸海上,故成為基隆與北海岸地區明顯的自然地標,現亦開放登島觀光。 維基百科

基隆嶼於2001年正式開放,之後歷經了多次強烈颱風的侵襲,因此公告封島並歷經了5年的整修,直到2019年才又重新開放。2024年基隆嶼登島開放時間為4/1起至10/31,與過去兩年一樣全面採預約制。 因應疫情與天候、浪況等因素,根據基隆市政府法規,基隆嶼每日嚴格實施登島人數管制,假日登島人數一律須由船家發送登島名單至基隆市政府審核,審核順序為以寄件時間排定登島順位,每日收到1200名即停止報名。

眼看暑假進入尾聲,心心念念的基隆嶼燈塔行不快點進行就搭不上了!!原定的上島日期因登島人數不足船公司不開船無法成行,特意選定假日再次報名應該沒問題了!傻花家為了燈塔參加「基隆嶼登島、繞島、上燈塔」的套裝行程,價格硬是貴上好幾百。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台灣漁港:大武崙漁港 (基隆市安樂區 20211031)

大武崙漁港位於基隆市安樂區內寮里,於民國68~70年間興建,約有泊地0.2公頃,碼頭160m,為一小型漁港。 本港目前沒有魚市場,漁獲物全部運往基隆市區銷售。本港船隻主要為10噸以下之船筏,作業地點均在沿岸附近。漁船經營種類以延繩釣、一支釣、拖曳釣、焚寄網為主,漁獲物有赤鯮、石狗公、鰹、鯖、鎖管等。

大武崙漁港為小型漁船停泊之地,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漁港之濱海區域為外木山海濱觀光廊帶。自外木山漁港自澳底通村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一側為開闊的海岸景觀,一側為高聳的單面山懸崖,是極富壯麗景色的海岸線。早年外木山及大武崙濱海漁村無道路通往市區,漁民必須翻山越嶺,將漁獲運往市區及生活品之採買,於是便走出了「海興」及「中山峽谷」兩條森林步道,目前可以由海濱通往情人湖公園及大武崙砲台。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台灣漁港:外木山漁港 (基隆市中山區 20211031)

外木山漁港位於基隆中山區協和里、基隆港西側,為基隆市轄區內僅存最長的天然海岸。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外木山海岸,在基隆市中心北邊約15分鐘車程,屬於第三類漁港。舊名「木山澳仔」,「澳仔」指的是內凹的灣澳;從大武崙澳底漁港開始,到外木山漁港之間,是長約五公里的天然海岸地形,也是基隆市轄區內僅存最長的天然海岸。現在為「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轄管內之「湖海灣」景點。因為丘陵地形與海岸線十分靠近,因此當地以海蝕岩岸地形為主。 據傳木山澳仔,早期並沒有灣澳,僅有海蝕平台和1條海蝕溝;後來為了漁船的停泊,以人工炸挖方式逐漸開拓出船澳,掘出溝道。天氣不好時,小漁船就要以牛轆絞上來,再抬到岸上,以免船隻被大風浪捲下海。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漁港:正濱漁港 (基隆市中正區 20210808)

正濱漁港舊稱基隆漁港,位於和平島南方,是歷史悠久的老漁港,可停泊1,000頓以上的遠洋漁船,為近海拖網與遠洋漁業基地。漁港早在西元1934年由日本人創造,日治時期為台灣第一大港,曾為繁榮極盛的漁貨商港,是早期帶動基隆漁港興盛的主要功臣,而在漁船噸位逐漸增加之後,漁港水位不堪負荷。

現在正濱漁港雖然沒落,但仍保有樸實風貌,基隆市政府積極開發成為以假日休閒懷舊為主的漁碼頭,期待榮景將再現於此。

正濱漁港懷舊碼頭,曾經有一個稱為“民間美術號”的船隻停靠於此,是全台灣第一座海上美術館。要遊賞正濱漁港,可將車停在和平橋旁的原住民會館旁,然後步行到漁港。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台灣漁港:八斗子漁港_含碧砂泊區 (基隆市中正區 20210808)


八斗子漁港位處八斗子半島西南側與臺灣本島間,基隆港東南岸2.5浬處的岩岸岬角,行政區分上隸屬基隆市中正區。原為天然海灣,三面環山,西北通海,水域深廣,潮差溫和,又少漂沙,港口寬度60公尺,航道水深6至18公尺, 條件優良,而附近海域漁獲豐富,早期就已經是當地人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食物來源,更是成為漁港的重要條件,為一岩岸岬角之天然良港。

昔日的八斗子原是一個小漁村,在正濱漁港無法負荷船隻數量與噸位之後,興建了「八斗子漁港」,為北台灣最大型的漁港。這裡集結了漁村文化、山海美景、海洋生態與海產美食,是一個具有多元功能的海濱景點。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台灣漁港:長潭里漁港 (基隆市中正區 20210808)

長潭里漁港位於基隆市長潭里,利用台電公司火力發電廠之出入水口予以拓寬加深,並修建防波堤而成, 建港時期甚早,1939年電廠完工是當時最新且為東南亞發電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而今海洋科技博物館亦是昔日火力發電廠遺構改造而成。

長潭里漁港現有泊地0.6公頃碼頭371公尺,修船斜道一處及簡單陸上設施,濱海公路,交通便利。 沿著狹長的海溝,順著稍斜的山坡逐級而上,長潭里漁民們建立了自己的村落。長潭里漁村位在基隆八斗子東南方,舊名長潭尾。「長潭」係因海溝受南北丘陵夾擠而形成一狹長帶狀水域而得名,長潭的尾端東側是台灣不多見的海蝕平台。

多來居民由數戶增長至今約130戶。「光復」前此一深袋型小漁港設施簡陋,沒有碼頭、護堤,山坡地直洩水邊,漁民靠竹筏出入,而今港內經常停泊50餘艘50噸級以下的漁船。漁港漁船多以棒受網為主,曳繩釣、延繩釣為輔,漁獲多屬季節性漁業,夏季棒受網之飛魚卵、鎖管;冬季以延繩釣之赤鯮為主。

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台灣漁港:望海巷漁港 (基隆市中正區 20210808)

從瑞芳沿著海岸公路往基隆方向走,在海岸邊出現一座景觀橋的地方就是望海巷漁港,望海巷漁港位於基隆市最東方之望海巷里,在基隆市與新北市交界處,與長潭里漁港相距僅百餘公尺。

望海巷漁港是利用海邊岸礁隙縫與陸地間空地炸挖而成,漁港的空間有限是一個小型的漁港。望海巷漁港依山傍海的優勢,近年來是基隆市府極力推廣轉型的漁港,港內漁船數少,且大多為小漁船,基隆市府在漁港週邊興建觀海自行車步道、跨海景觀橋。

跨海景觀橋蜿蜒起伏的廊道,海天的輪廓、相鄰漁村與往返的漁船盡收眼底,視野大幅擴展延伸,可直眺遠方的九份山形,和象鼻岩的海色,令人流連佇足。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台灣燈塔:球子山燈塔(基隆中山區 20191208)

西元1956年設立的球子山燈塔,位於基隆港西岸碼頭的球子山頂,塔身原為白色四方形混凝土燈塔,現已暫停發光。球子山燈塔是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燈塔,當初興建是因希望與位在西岸港口的基隆燈塔排成一直線,以引導船隻安全入港。西元1991年後,因基隆港附近的新瀨險礁已爆破清除,使得球子山燈塔的功能被附近燈塔及燈杆取代,因而暫停發光並將塔身漆為綠色。2018年4月交通部航港局完成球子山燈塔修復,外觀漆回原本白色。

2018-05-17 13:22:16 自由時報
〔記者林欣漢/基隆報導〕基隆球子山燈塔是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燈塔,1991年熄燈至今,由於位於軍事管制區未對外開放,燈塔長年未保養掉漆斑駁,營區也因軍方遷移後閒置不用,雜草叢生,立委蔡適應爭取開放,目前塔身已從原先迷彩綠色漆回白色,重現曾經風華,已列為下階段預計開放參觀的燈塔之一。(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28767)

2019-10-07 23:21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基隆報導
基隆市球子山燈塔修復,交通部航港局去年4月重新漆上白漆,立委蔡適應服務處事後會勘,市府同意設登山步道直抵燈塔。許多登山客近期慕名而去,走出一條小路,但市府強調當地仍是軍事管制區,明年底步道完成撥交後才會開放,擅闖會受罰。(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4091790)

兩則報導是傻花爸回家才找出來的,我想表達的是:政府機關的效率?民代立委的問政?時隔近兩年究竟有甚麼進度?都是人民的錯??

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台灣燈塔:基隆燈塔(基隆中山區 20191208)

西元1900年建造完成的基隆燈塔,位於基隆港西岸碼頭萬人堆鼻。原為磚砌圓塔,西元1962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圓塔。萬人堆鼻原是一岩石林立的海埔地,因周邊奇岩怪石林立,如眾多鼻頭堆疊羅列,因而得名,不過現今已改建為三十號碼頭。基隆燈塔早年還設有紅色光弧,以標示港外的險礁,頗為特殊,後因險礁遭炸除,紅色光弧也遭撤除。(交通部航管局)

昨天還下著雨,一堆人趕著上合歡山去追雪,今日晴天娃娃發威北部脫離濕冷的天氣、冬陽露臉。既然老天爺賞了好天氣那就來去記錄台灣燈塔,基隆燈塔完全沒去過耶!那就走吧!

查看了Google Map,原來基隆燈塔就在白米甕砲台旁。真是的!白米甕砲台也沒去過啊!(羞~~)那就先帶傻花兄妹來去白米甕炮台晃晃。白米甕砲台(又名荷蘭城砲台或光華砲台),位於基隆市中山區的太白莊,屬於基隆市市定古蹟。白米甕砲台位在基隆港西側的太白社區山麓,海拔約70公尺,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共扼基隆港。上到砲台區才發現與協和發電廠這麼靠近,而且前往砲台的光華路37巷道路非常狹窄、但會車不易,且上山坡陡路彎,要非常小心。

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小百岳複習系列_姜子寮山 (橘本 20180127)

接獲傻花阿姨的LINE,我可愛的傻花外甥想跟傻花家一同去爬山,多麼令人興奮啊!當然馬上答應,並選定姜子寮山為儍花外甥的第一座小百岳,一來距離小外甥家近,二來傻花家上回登頂姜子寮山時氣候不佳,在一陣濃霧中沒能看到大景,希望此次再遊能有美景可觀。

  上午由家中出發前往南港接傻花阿姨與外甥,ㄟ天氣不錯喔!到達南港時的天氣也不錯喔,但是過新台五路後的天氣怎麼越來越令人擔心地的飄起毛毛雨呢?!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小百岳複習系列_大武崙、槓子寮、紅淡山 (橘本 20180117)

   傻花妹趕在2017年底順利完成50座小百岳攻頂,這也意味著歐都納的玩登小百岳綠本護照正式走入歷史,在2017年底結算傻花家小百岳完登成績:傻花哥58座、傻花妹50座、傻花媽51座、傻花爸57座。

  很遺憾傻花家沒能在三年的綠本玩登小百岳護照的有效期內完百小百岳,但隨著橘本玩登小百岳護照的到來,傻花家將更加努力完成綠橘合體的完登任務。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小百岳攻頂系列_No.03 大武崙山 (基隆市安樂區 20150620)

大武崙山,又名砲台山,位於基隆市安樂區、臨近中山區邊界,標高231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No.03,山頂有一編號八一六的三等三角點基石。大武崙山頂視野極佳,西側為大武崙砲台古蹟,大武崙砲台與小百岳No.04槓子寮山旁的槓子寮砲台遙遙相對,都是控制基隆港的古代軍事要塞。

攻頂大武崙山的主要路徑有二:由基金一路208巷(經情人湖公園)入山、由中正區德安路循產業道路入山,兩個方向都可以抵達大武崙砲台古蹟。此次傻花家由基金一路208巷上山,將車停於大武崙砲台古蹟停車場。那攻頂大武崙山的登山口就在正對砲台古蹟大門的右側,樹上掛滿登山指示條,不發現登山口也難啊!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小百岳攻頂系列_No.07 紅淡山 (基隆市仁愛區 20150613)

紅淡山,舊名雙龍山,位於基隆市仁愛區、信義區交界處,標高210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No.07,山頂有編號一0二四的三等三角點基石。紅淡山為仁愛區最高峰,山頂展望極佳,因可眺望基隆港全景,所以有「基隆的陽明山」之美譽。登紅淡山可由北側劉銘傳路登山口、西北側南天宮登山口、西南側寶明寺登山口等進行攻頂。此次傻花爸依找尋到的資料決定由寶明寺登山口進行攻頂。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小百岳攻頂系列_No.04 槓子寮山 (基隆市中正區 20150613)

槓子寮山,位於基隆市中正區、信義區交界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後方),標高163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No.04,山頂有編號1168的二等三角點基石與一等衛星控制點、基隆市都市計劃控制點。槓子寮山的登山口位於立德路(會經過二信中學)上,距離槓子寮砲台古蹟前約數百公尺,開車即可到達登山口;也可由先海洋大學沿「龍崗步道」上山,到達立德路岔口後,向左方向下山(向右則可前往槓子寮砲台古蹟)步行約300公尺,登山口位於右側。

炎熱的星期六下午,傻花哥因染風寒所以意興闌珊,問他要不要去爬山,一副提不起勁的昏沉樣,倒是傻花爸中了山毒,沒爬山就不暢快,折衷選了位於基隆市、難度不高的槓子寮山來攻頂。直接開車抵達立德路旁的登山口。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小百岳攻頂系列_No.11 姜子寮山 (基隆市七堵區 20150606)

姜子寮山,又名真長山、三角架山、石硿大崙,位於新北市汐止區、平溪區與基隆市暖暖區的交界處,標高729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No.11。山頂眺望佳,建有觀景平台,可展望臨近地區,山頂立有三等三角點一0四七號基石。根據維基百科說明:姜子寮山為名義上的基隆市最高峰,但實質上位於其東北東方約5公里處的「五分山西峰」,海拔高達740公尺,才是實質上的基隆市第一高峰。

每逢周六,除非傻花之家「露營趣」,否則全家人的活動就是免花錢的「爬山」。儘管天氣預報天候不佳,但傻花之家還是決定去爬山。前往姜子寮山登山口,可由中山高下五堵交流道,走台五線至七堵,過南七堵地下道後接「泰安產業道路」,直行「泰安產業道路」到終點即是姜子寮山登山口。姜子寮山的登山口有上下兩層停車場,下層停車場有棧道連通上層停車場與登山口,登山口並無任何明顯的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