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台灣漁港:下罟子漁港(新北市八里區 20250312)


下罟子漁港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是一個令人驚豔的小漁港。漁港位於臺北港特定區內,現為第二類漁港,港內多為鄰近桃園及淡水等作業船隻停放。

下罟子漁港是新北市僅次於卯澳漁港的最南漁港,通過漁港上方的是台61 ,面對正前方的台北港。下罟子漁港經緯度 X:121.381040 Y:25.142750,卯澳漁港經緯度經度:121.98932 緯度:25.01345,一直都認為下罟子漁港是新北市最南漁港,經同學指正得知卯澳漁港才是新北市最南漁港,就像松山機場比桃園機場南方,好意外啊⋯⋯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台灣漁港:麟山鼻漁港 (新北市石門區 20211106)

麟山鼻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德茂里白沙灣旁,民國70年間因當地漁筏漸多,由新北市政府投資興建,本港以麟山鼻突岬地形為屏障而建於西側灣內,故受東北季風影響不大,港區係利用窪地圍築而成,北及東側有碼頭,南側及西側則為防波堤或拋石堤,港區東側之陸上有上架場、停車場、安檢所及曳船道等設施,泊地目前僅可供小型船舶使用。86年以後陸續進行港區改善,主要工程包括西、南防波堤的堤面及南防波堤拋石加高、北防波堤堤基修復及曳船道修補等;91年度為增加內穩靜,於航道口南北兩側拋放消波塊並於碼頭設置停靠設施。此外,金山區漁會有鑑於本港設施簡陋,航道及泊地穩靜欠佳,並為配合休閒漁業之發展,於89年2月完成「麟山鼻漁港擴建規劃」,計畫於現有港區南側擴建港區;96年間進行碼頭面修繕及輪胎碰墊設置暨導航燈更新工程,98年則進行突堤碼頭延建工程,101年進行南側防波堤兼碼頭改建工程。現有碼頭140公尺(未包括南、西防波堤兼碼頭)、泊地面積約7,000平方公尺。(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台灣漁港:後厝漁港 (新北市三芝區 20211106)

後厝漁港位於新北市三芝區,淡金公路北勢溪口南側,係三芝區內唯一的漁港,早期建有簡易突堤碼頭乙座,長約47公尺,南側利用現有消波堤屏障,船筏可拖曳上岸。

後厝漁港泊地淺,需要候潮進出,三芝區公所為改善漁船停泊困難,87年起第一階段先於現有突堤碼頭北側灘地及海面礁石之內建北海堤201公尺、西防波堤140公尺、碼頭175公尺、浚挖航道泊地、闢建港區泊地水深-1.5公尺,面積6,500平方公尺,第二階段則於88年興建北碼頭117公尺、西碼頭100公尺及泊地浚挖,可提供當地船隻方便使用;90年則進行碼頭鋪面整修,91年興建西內堤82公尺並浚深泊地;93年進行漁船給水站新建工程,93年進行吊船設施修繕工程;民國98至99年間進行港區環境改善工程,主要施作堤頭消波塊加拋延長。民國102年及103年進行突堤改善工程,於港區內興建一座東突堤碼頭40公尺。(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台灣漁港:六塊厝漁港 (新北市淡水區 20211106)

六塊厝漁港是淡水最北邊的一處漁港,據說六塊厝名稱起因於百年前此處只有六戶人家,所以地名就以此六戶人家稱之六塊厝。六塊厝漁港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屯山里淡金公路旁十號橋附近海岸,民國63年間由新北市政府炸挖通海航道而成,建有簡易防波設施、曳船道、簡易碼頭等設施,並浚挖部分泊地,防波堤外與石滬等設施相連,81及83年各延建碼頭42公尺及37公尺與泊地浚挖等,總經費225萬元,88年延長南防波堤25公尺,並於89年進行北防波堤改善工程,於防波堤內側碼頭興建約40公尺;93年進行港區改善工程。

由於六塊厝漁港為岩石地質,退潮時泊地泰半露底,出海水道狹長僅可供當地小型船筏及舢舨出入。(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漁港:淡水第二漁港 (新北市淡水區 20211106)

淡水漁人碼頭,法定名稱淡水第二漁港,是一個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西端具有觀光景點的漁港,位在淡水河出海口東岸,是北部早期重要的漁業港口,鄰近沙崙海水浴場。 (維基百科)

淡水地區以往漁船甚多,均依儕淡水河岸停泊,每逢颱風洪水來臨,漁船時有傾覆情形發生。政府遂於民國42年在河岸間築漁船船渠,即現在之淡水第一漁港(滬尾漁港),惟經多年來河道日淺,泊地極易淤塞,漁船進出港須候潮,影響當地漁業發展。嗣經有關單位勘查,乃選定在淡水河口北岸沙崙里,闢建淡水第二漁港,92年完成「北縣魚市」;後續陸續開發港區西側,至99年度止完成西側泊區1.44公頃及碼頭建設299公尺,並已於港區內完成觀光飯店及展場BOT計畫。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台灣漁港:富基漁港 (新北市石門區 20211003)

富基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基里,亦即台灣最北端富貴角之西南側,為一良好的灣澳地形,沿岸多係咾咕石層,具有優良的建港條件。民國84年由金山區漁會創設富基魚貨直銷中心,藉由價廉物美的海鮮美食吸引大量遊客前來。88年起依漁港計畫進行港區擴建工程,89年即公告港區範圍,興建南碼頭約380公尺、填築新生地欲作為魚貨直銷暨多功能展示中心。民國92年至95年間進行北防波堤延長及突堤碼頭新建工程;98年開始執行漁港港區環境整建工程(內含富基漁港魚產品銷售中心)、停車場及周邊環境改善工程,以配合富基觀光發展需求,提供國人更佳之旅遊空間,賦予本港轉型再造新契機。目前魚產品直銷中心已完工且正常營運,另北側泊地亦完成興建西突堤及縮短東突堤,以增加水域靜穩度。 富基漁港設籍船隻多於北部沿海從事延繩釣、籠具漁業、棒受網等漁業,漁獲物以捕撈盛產蟹類(花蟹、三點蟹、石蟳)、石斑、黑喉、花枝等魚產為主。

台灣漁港:老梅漁港 (新北市石門區 20211003)

老梅漁港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原係一船筏集散地,兩側均有水道蜿蜒入海,岩石海岸上覆蓋砂質,後線社區有一處為船筏建設之簡易遮蔽設施,既有曳船道上有設置防風(沙)牆,開口處有放置水泥車阻,漁港使用功能低落。之前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03 年 2 月 18 日之公告函,老梅漁港第二類漁港,主管機關為新北市政府。

因老梅漁港因港灣設施不足,使用率不高,加上漁村人口老化或轉業,以及船筏數減少的緣故,老梅漁港在沒有持續維護的情形下,已被砂所埋沒而恢復成自然海灘,現已清除漁港相關殘餘設施,配合石槽海岸公園規劃做整體性開發,也就說老梅漁港已廢港。 一直以為老梅漁港至少還有一點漁港設施可憑弔,沒想到此行所見證老梅漁港已成雲煙。 

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台灣漁港:石門漁港 (新北市石門區 20211003)


石門漁港位於石門區海岸,屬新北市金山區漁會,於民國44年由前台灣省政府漁業局撥款整修,82年度新北市政府為改善本港進港條件,將港口消波堤延長58公尺,86年再延長防波堤33公尺,延長後港口已獲適度改善,由於港區南側由觀光單位闢建遊艇碼頭泊區,為維持該泊區之穩靜,由觀光單位投資,將防波堤堤線轉向西,延長約70公尺以阻擋東北向波浪;95及100年均有進行漁港改善工程。(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石門漁港設籍船隻多於北部沿海從事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業,漁獲物以捕撈龍蝦、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為主,多直接運往鄰近餐廳,龍蝦銷售主要透過富基漁港魚貨直銷中心直銷及外銷日本。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台灣漁港:草里漁港 (新北市石門區 20211003)

草里漁港原名阿里荖,位於新北市石門區草里里淡金公路旁,鄰近台電核一廠,原為小型漁船及舢舨停泊處,無防波堤碼頭設施,早期建有兩道簡單低矮混凝土堤延伸入海,僅供漁筏於平時繫靠,無法避風。為改善便利船筏靠岸繫泊,乃於民國70年間開始興建漁港相關設施,74年將港區遷移至左側石灘,並修建簡易繫船設施,以利當地漁筏繫泊。

77至85年間則進行港區擴建,興建防波堤並於北側填築新生地。(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草里漁港開口向東,粗具外廓設施,可稍避東北季風,現有0.39公頃之泊地面積及長度360公尺的港區碼頭可提供船筏使用(不包含南防波堤兼碼頭),港內泊地北側較為穩靜,相關陸上設施僅有曳船道、上架場、加水站及標識燈桿等。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台灣漁港:淡水第一漁港 (新北市淡水區 20210926)

淡水第一漁港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巷外側之淡水河濱,,舊名為「滬尾漁港」、又稱「淡水舊漁港」,民國42年由當時漁管處撥款興建,至44 年完成,現有泊地面積僅0.45公頃(水深-2.0公尺),碼頭133 公尺,可供小型漁船約50艘停泊使用,後因泥砂淤積河床變淺,目前僅可供舢舨候潮進出,自從淡水第二漁港(漁人碼頭)建設完成後僅停靠小舢筏。

淡水第一漁港有東側碼頭、西防波堤兼碼頭、南側碼頭及北側碼頭(兼聯絡道路)、曳船道一式,淡水漁文影像館、修造船廠。因開口向西北,因此受泥沙淤積影響,水深甚淺,水域總面積約有0.45公頃,而陸域總面積約有0.3公頃。設籍船隻多從事距岸約5浬可當日往返的漁業活動,漁獲物以烏魚、鰻苗、螃蟹、魩仔、鰆魚等為主。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台灣漁港:深澳漁港 (新北市瑞芳區 20210808)

深澳漁港位於深澳里北面,腹地廣闊,港區周邊有許多磯岩海岸,為良好的磯釣地點,並以休閒海釣聞名全臺,成為國內海釣船數量最多的漁港,不論是前往漁產資源豐富的基隆嶼海域或北方三島海域(花瓶嶼、澎佳嶼及棉花嶼),均可在深澳漁港找到經驗老到的船家。

 深澳漁港也是海釣船最重要的出港口,另也可以包船欣賞深澳的象鼻岩及鼻頭角軍艦岩,皆為此港最主要的出海遊憩港口。

深澳漁港漁船以從事燈火漁業為主,作業時間多在夜間,以強光吸引透抽、小卷等接近加以捕撈,多在離岸不遠處作業;其他延繩釣漁業在沿海作業,均當日往返,棒受網漁業均在夏、秋二季至澎佳嶼、花瓶嶼一帶海域作業,主要漁獲物有小卷、赤鯮、紅目鰱、白帶魚、刺尾、透抽、煙仔虎等。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台灣漁港:澳仔漁港 (新北市貢寮區 20210725)

澳仔港位於新北市貢寮區仁里里仁安廟旁,台灣光復時期即已存在,與澳底漁港相鄰。魚港位於岩石淺灘中,目前僅有一碼頭平台26公尺及曳船道一處,民國86年起進行擴建及改善工程,興建碼頭55公尺及防波堤兼碼頭58公尺;88年延建防波堤兼碼頭80公尺、突堤碼頭14公尺及碼頭面改善;96年進行吊船架及整補場新建並於98年延長北防波堤20公尺,101年辦理「貢寮區漁港防波堤改善工程」,於曳船道東側拋放15噸消波塊計58座,由於位處淺灘內側,泊區尚稱穩靜,惟相對出海航道需利用天然水道。漁船多至三貂灣海域從事流網、一支釣、延繩釣等沿近海漁業,均當日往返,漁獲物有鯛、軟絲、黑毛、白毛、龍蝦、什魚等。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台灣漁港:龍門漁港 (新北市貢寮區 20210725)

龍門漁港位於新北市貢寮區龍門里雙溪河口,福隆漁港之西,雙溪川入海口上游北岸側,漁民利用雙溪河道出海作業,附近風景宜人。台灣光復時本港即有漁民在此使用,主要設施為曳船道一座,及護岸42公尺等,供當地漁筏及舢舨使用,護岸向下游延伸兼有碼頭功能。近年在地漁船移泊至雙溪下游新設河岸碼頭區,並有安檢碼頭、吊船機等設施,便利漁民使用。

龍門港漁船多在雙溪河內及三貂灣一帶漁場,從事流網、一支釣、延繩釣等沿近海漁業。主要漁獲物有烏魚、鯛、花身、鰹、什魚等,漁獲物約50%銷售附近餐廳,50%運往基隆市拍賣。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台灣漁港:福隆漁港 (新北市貢寮區 20210725)

福隆漁港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民國58年為應當地漁船靠泊需要,將石灘挖掘成澳,經有關單位撥款興建,迄民國69年共有碼頭320.5公尺,防波堤169公尺,泊地0.32公頃,水深 -1.0公尺,由於天然形勢欠佳,港口防波堤短,漁船進出港困難,且遇有風浪,漁船需駛他港避風,為提供漁船安全停泊需要,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利用地形,闢建內泊地,至76年底漁港已有-1.5公尺水深之泊地0.7公頃。

港區漁船多至三角灣一帶漁場及龜山島週遭海域作業屬沿近海漁業,當日往返。主要從事延繩釣、棒受網、一支釣、流網、拖網等漁業。

福隆漁港旁有極具盛名的東興宮,供奉林、溫、傅三府王爺及媽祖,俗話說:「落海靠媽祖,起岸靠王爺」,有王爺及媽祖坐鎮漁港旁保佑漁船出入平安滿載豐收,讓到訪的遊客感受到濃厚的漁村氣息。

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台灣漁港:卯澳漁港 (新北市貢寮區 20210725)

卯澳漁港行政區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內,港區泊地係開挖石灘而成,水深僅有-0.5公尺。卯澳漁港位在三貂角的西側,右抱著萊萊山,左擁著荖蘭山,後方為狀若兔耳的山峰,三面被翠綠的山峰圍繞著,有著與世隔絕的環境,樸質得讓人忘卻煩憂,故能擄獲民眾的心。

卯澳港漁船多至龜山島及三貂灣一帶漁場作業,屬沿近海漁業,當日往返。漁業型態以刺網、棒受網、延繩釣、一支釣等為主。主要漁獲物有鯛、軟絲、小卷、鰹、龍蝦、什魚等。

卯澳漁村正好是大雪山脈的起點,雖然沒有熱鬧的人潮,但純樸、寧靜的老漁村與傳統的石頭屋,讓它獲得101年十大魅力漁港「心靈角落」的主題漁港。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台灣漁港:馬崗漁港 (新北市貢寮區 20210725)

位於有三貂角燈塔山腳下的馬崗漁港是臺灣最東邊的漁港,毗鄰北部濱海公路旁,交通方便,附近有適合磯釣的萊萊磯釣場及馬崗磯釣場,是一個地理位置相當好的漁港。

馬崗漁港係利用石灘炸挖闢建,水深僅約 -1公尺,該漁港開發時間較晚,直到民國58年方由市府投資興建,至 68 年加速農村建設方案建設後,共完成泊地浚挖1,200 平方公尺, 防波堤153公尺,碼頭121公尺及曳船道一處。馬崗港的漁船多至龜山島及三貂灣漁場作業,屬於沿近海漁業,當日往返。主要漁獲物有鯛、鰹、小卷、軟絲、龍蝦等。漁獲物一半在當地自售,另一半運往基隆市市場拍賣或加工廠加工。

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台灣漁港:水湳洞漁港 (新北市瑞芳區 20210327)


水湳洞漁港位於金瓜石舊台金公司禮樂煉銅廠之排水口附近,民國47年開始建港,泊地面積1,300平方公尺,可供當地小型漁船停泊。惟天然形勢欠佳,於冬季季風強勁及颱風時期,港區泊地穩靜不佳,漁船需駛往他港避風或拖曳上岸,政府遂於77年度投資5,400萬元,改善舊有碼頭及進行港區擴建工程,先於港口北側礁石興建北防波堤80公尺及北防波堤兼碼頭65公尺,之後於86至89年度持續進行擴建工程,延長北防波堤兼碼頭120公尺,並興建南、北內堤兼碼頭121.4公尺、碼頭141公尺及泊地浚挖;陸上部份則進行碼頭後側土地整平及排水等工程,擴建後本港泊地有1.63頃;93年間進行北防波堤堤頭消波塊加拋工程;100年間進行加拋消波塊及碼頭修復工程。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台灣漁港:南雅漁港 (新北市瑞芳區 20210327)

南雅漁港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南雅里,緊臨濱海公路,對外交通相當便利。民國50年由農復會與市政府撥款興建,60年續闢建防砂堤、泊地與碼頭,至63年完成防波堤108公尺、防砂堤50公尺、碼頭215公尺、泊地3,000平方公尺及一座曳船道,足供當時的漁船筏停泊使用。當前漁港港較大漁船兼營娛樂漁業,以載釣客為主。舢舨多維持傳統漁業,漁獲物有透抽、紅目鰱、白帶魚等。

若要南雅漁港參訪,在漁港兩側都有停車場,但漁港後方就是著名的南子吝步道登山口,如果是假日停車位也是難尋,原本以為無停車位停車無法參訪漁港,於是向著港區拍了幾張照就打算離去。

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台灣漁港:鼻頭漁港 (新北市瑞芳區 20210327)


鼻頭漁港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鼻頭角西岸灣內,民國46~48年間,建防砂堤一道以防山洪帶泥砂入港,52 年修建東、西防波堤各一座,以利漁船避風,63年延建西防波堤。64年、65年年度計畫及中央加速計畫分列預算修建內防波堤、碼頭,並炸挖泊地。漁港舢舨均在沿岸作業,從事釣軟絲等漁業,當日往返,其他漁船至澎佳嶼、花瓶嶼作業,從事棒受網或兼營海釣,一航次約 15 天,距離約 500 海浬。 主要漁獲物有小卷、赤宗、紅目鰱、白帶魚、透抽、軟絲等。本港無魚市場,所捕撈之漁獲物均銷售到附近海產店,少部份在港邊銷售。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台灣漁港:龍洞漁港 (新北市貢寮區 20210327)


龍洞漁港位於新北市貢寮區龍洞里之龍洞灣內。在「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擴建港區及泊地,至民國86年因颱風災害進行港區修復工程,包括曳船道、北碼頭、北防波堤修復,並為漁船航行動線改善,將外泊地入口南內堤部份打除,並進行泊地浚挖。漁港漁船多至基隆嶼及三貂灣一帶海域作業,主要從事刺網、棒受網、延繩釣、一支釣等沿近海漁業,漁撈作業一般早出晚歸或晚出早歸。主要漁獲物有鯛類、鰹類、軟絲、小卷、龍蝦、石斑類等。龍洞漁港所在的龍洞灣為斷層陷落所形成之海灣,亦為東北角海岸面積最大海灣,這裡有峰巒如聚的龍洞岬,清澈的龍洞灣海域,更有整個東北角海岸風景區中出露最古老的岩石,海水清澈,生態豐富,是潛水賞海底世界的優良場所。由於魚群聚集,磯釣好手雲集地。同時,此地展望極佳,可遠眺鼻頭角、三貂角及澳底海灣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