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雲林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雲林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台灣漁港:台子村漁港 (雲林縣口湖鄉 20220603)

台子村漁港,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台子村附近海岸,為第二類漁港。於六十七年開始陸續興建至七十五年共完成碼頭218公尺,防波堤276公尺,泊地2.7公頃,水深約1.5公尺。惟近年來因應漁船筏數日益增多,政府已擬計畫擴建地三泊地約2.8公頃,以舒緩船筏擁擠之現象。

漁港現有漁民會員以從事沿近海漁業漁船者約六小時可返港,而以從事淺海養殖漁筏於沿岸及外傘頂洲附近插蚵,亦可當日往返;主要以蚵、文蛤為當地經濟來源。漁獲物有一半於場邊交易,另一半則於漁港市場進行拍賣。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台灣漁港:金湖漁港 (雲林縣口湖鄉 20220603)


金湖漁港,位於雲林縣口湖鄉港西村,係利用原有海岸低地略加浚挖,並修建碼頭及堤岸,於民國四十九年開始修建至五十一年完成碼頭180公尺,泊地4000平方公尺,泊地水深1.1公尺,僅適於小型漁筏停泊使用。

金湖漁港的漁民一部份從事沿近海漁業,船筏約至濁水溪口附近作業,約六小時往返,另一部份從事淺海牡蠣養殖,船筏皆當日往返。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台灣漁港:五條港漁港 (雲林縣台西鄉 20220603)

五條港漁港,位於台西海埔地,附近淺海養殖極為發達,總計港區面積共11.52公頃,其中陸域1.32公頃,水域10.2公頃。政府為保障漁民財產安全,特於民國七十九年提撥經費在海堤外側闢建突堤式棧橋碼頭250公尺,蚵架作業平,以提供漁船繫泊。現有漁民會員絕大多數從事淺海養殖牡蠣為主,少數以經營流刺網、一支釣為業,並於當日往返,屬於第二類漁港。

清道光年間,五條港因為溪水匯注的衝刷結果,水域頗為深廣,因而開闢為港口,大船可以停靠進行貿易。其後因泥沙淤塞,港口機能逐漸喪失。1912年有三千噸「松山丸」日籍汽船曾停泊此地,進行建港探測工作,以作為與中國港岸通航之用,後因為高雄與基隆二港崛起影響,逐漸衰退為漁港。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台灣漁港:台西漁港 (雲林縣台西鄉 20220603)

台西漁港,位於雲林縣臺西鄉海埔地海堤外側,屬於第二類漁港,目前屬於專業養蚵港;碼頭邊堆滿蚵殼、蚵串,唯當地蚵民的膠筏能擅用潮汐變化得以進出港口;由於該港築造於砂洲內淺灘上,漁船均沿潮溝水路進出;且當海水滿潮時,蚵農無法出海作業,退潮時則呈現大片濕地之淤積現象,蚵農僅能在漲潮與退潮時段之間,將膠筏開往蚵田作業,港外則為一望無際的蚵田。台西港以淺海養殖蚵為主,當日往返,漁獲物皆在場邊進行交易。

台西漁港在1952年正式開港,但之後逐漸因濁水溪漂砂而淤積,港區因沿岸都被海埔新生嚴重地佔去之下,且設備老舊,不堪使用。1980年代,雲林縣政府在此開發「台西海園」,規劃作為民眾休憩地濱海公園,但因此處屬地層下陷區,排水不易及海水倒灌問題,反而成為了生態濕地。

2022年6月18日 星期六

台灣漁港:三條崙漁港 (雲林縣四湖鄉 20220405)

三條崙漁港位於雲林縣四湖鄉崙北村,是一新興建完成且為雲林縣僅次於萡子寮漁港規模之二類漁港,泊地面積約5.76公頃,水深為低潮下2.0公尺,足供十噸級以下漁船泊靠作業。自八十一年漁港法公佈實施後,為因應近年來漁業環境變化及需求,促進三條崙地區漁業發展,政府計畫將三條崙漁港建設為兼具漁業及休閒功能之現代化漁港,以發揮三條崙漁港整體功能,並配合鄰近漁港及遊憩區之開發,帶動三條崙地區之繁榮。

由於三條崙是一個沙岸平直的漁港及沙地,長期受到強風吹襲、海水侵蝕,使得此地的沙粒與細石不斷的堆積,並於外海形成一片沙洲,同時更在內陸產生了一堆沙丘,形成了極為特殊的景觀。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台灣漁港:萡子寮漁港 (雲林縣四湖鄉 20220405)

萡子寮漁港,位於雲林縣四湖鄉全萡子村與口湖鄉下崙村交界處;屬於第二類漁港,為目前縣內極具規模之漁港。從事淺海牡犡養殖、刺網、巾著網、單船拖網等漁業;漁獲物以烏魚、皮刀魚、白帶魚、肉魚及沿岸底棲性魚類為大宗,港區附近有許多虱目魚魚塭與養鰻魚、蝦類之水塘,多在該港魚市場拍賣。冬季則烏魚汛期以巾著網漁船寄港居多。 

萡子寮漁港與嘉義縣東石漁港、布袋漁港船隻作業以蝦曳網著稱,漁期全年都有,主要以農曆3至10月為主。漁場北自麥寮外10浬,南至外傘頂洲西南海域,水深約30米以內的淺海區為主。此一漁場海域大多為淺海棚的泥沙地,適合蝦蟹的繁殖生長。 雖漁港因海岸受漂砂影響致使船舶不易進出,惟海岸外 2公里處有外傘頂洲為屏障,不受外海波浪直接衝擊。由於沿海漁獲量每年漸減,漁民均將原有小型漁船汰舊換新,朝大型化發展,以盼能擴大漁撈作業範圍以增加漁獲量。又因該港為台灣本島西岸距澎湖最近之地點,縣府亦有與澎湖縣鎖港漁港通航之計畫。(維基百科)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小百岳攻頂系列_No.55 石壁山 (雲林古坑 20181208)

石壁山是雲林縣第一高峰,名列小百岳No.55,位於台灣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與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交界處,地處清水溪支流竹篙水溪與石鼓盤溪的分水嶺上,峰頂海拔1,754公尺立有三等三角點4192號。

  為了獎勵儍花哥第二次段考與傻花妹期中考的好成績,原本計畫帶兄妹倆到宜蘭爬山度假,但因天候不佳,儍花媽提議前往暑假未能成行的奮起湖完成露營之旅,因為露營費用早在暑假時就匯款了,所以傻花全家無異議通過!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小百岳No.55 石壁山_奮起湖露營未竟之行 (雲林古坑 20180727)

中部爬山露營之旅,上午玩登小百岳NO.35 火炎山後,先趕往竹山紫南宮去完成今年的還金任務。順利完成還金任務後,驅車直奔位於古坑的石壁山。

  石壁山峰頂標高1754公尺,位於台灣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與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交界處,山頂立有三等三角點4192號,名列小百岳之一No.55。石壁山地處清水溪支流竹篙水溪與石鼓盤溪的分水嶺上,是雲林縣第一高峰,鄰近草嶺風景區、石壁風景區。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奇基點系列_極西三角點_雲林口湖_牛尿港(20161029)

趁著南下參加位於雲林虎尾科技大學的「2016 第十八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順訪台灣本島極西三角點,牛尿港 ,二等三角點 No.1128 (雲林縣口湖鄉)。

  台灣本島極西三角點就位在雲林縣口湖鄉台興路86號「天台宮」後方。由虎尾科技大學出發,沿台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台西古坑段)和台61線前往口湖鄉的西部濱海公路/台17線。從台61線的245B-口湖出口下交流道。沿西部濱海公路/台17線和台子路/雲144鄉道前往台興路。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小百岳攻頂系列_No.56 大尖山 (雲林古坑 20160808)

大尖山,又名雲嘉大尖山、華山大尖,標高1305公尺,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桂林村與嘉義縣梅山鄉龍眼村交界處,名列小百岳 No.56,大尖山(雲嘉)地處濁水溪支流清水溪與北港溪支流大湖口溪的分水嶺上,山頂視野良好,可俯瞰草嶺雲海立有一等三角點。

 完登梨子腳山後,繼續驅車續行嘉義151縣道往龍眼村方向前進,經龍眼村辦公處、龍眼國小續行至「竹仔岺」指示牌前的雜貨店停車(採買傻花兄妹飲料與零食),登山口就前方約50公尺處(道路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