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島的「檔上白燈塔」正式名稱是「小琉球燈塔」。由於小琉球位於台灣西南沿海,鄰近高屏地區,是一個重要的航道位置。由於小琉球周圍海域暗礁密布,早期經常發生船隻觸礁或航行危險,因此設立燈塔的需求逐漸浮現。
小琉球燈塔興建於西元1929年,是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台灣沿海建設的一部分。燈塔設立於小琉球西北方的檔上坡(檔上村),這裡地勢較高,視野良好,適合設置航標燈塔。燈塔為圓柱形,塔身全白,高度約10公尺,燈光射程可達約14海里,主要功能是引導往來船隻安全航行。
「檔上白燈塔」:「檔上」是小琉球的地名檔上坡(檔上村),「白燈塔」則來自於燈塔外觀是純白色,白色燈塔在藍天與海水的映襯下十分醒目,故當地居民習慣稱呼為「檔上白燈塔」。
1945年台灣光復後,燈塔由台灣省航務局接管,並持續進行維護與操作。隨著科技發展,燈塔設備多次升級,包括更換光源、提升光程等。